No.1 紅木并不是世界的
紅木標準由國家林業局提出,中國木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,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負責起草。紅木是一種區域性的文化概念。紅木是中國的,不是世界的。當然,這并不妨礙一些有東方情節的外國人喜歡紅木家具。與中國把紅木5屬8類29種捋得明明白白不一樣,他們并不在乎材種。《環球時報》曾在美國采訪后報道,“許多(購買紅木家具的)美國顧客并不在乎木材是花梨木還是酸枝木,他們第一看樣式,第二知道是實木,就很滿意了。”
No.2 紅木的英文名字不是redwood
在英語中“redwood”特指紅杉。在我國,因為“rosewood”可以表示黃檀、紫檀、黑檀、花梨木等重要的紅木品類。所以紅木有另一個美麗的名字——rosewood(字面直譯為玫瑰木)。
No.3 紅木主要產地不在中國
我國紅木早年被砍伐嚴重,所剩無幾,現在廣東、云南稍有部分產出。
如今的紅木主要產于東南亞、非洲、美洲等地,東南亞地區和南亞地區,氣候土壤都非常適合紅木生長。這里分布的紅木品種較多,例如大家追捧的印度小葉紫檀都是產于南亞。這個地區還分布了大紅酸枝、白酸枝、大果紫檀等的大部分品種。值得一提的是,近年東南亞紅木資源日漸匱乏,非洲在我國紅木進口市場份額越來越大,主要集中尼日利亞、岡比亞、貝寧等國家,主要品種有刺猬紫檀、東非黑黃檀、非洲崖豆木(雞翅木)等。另外,需要注意的是,紅木資源的匱乏是世界性的問題,各紅木出口國紛紛對出口加強了管控力度,我國紅木進口難度增大,進口量也在逐漸減少。
No.4 紅木不只是紅色的
紅木并不只有紅色。我國紅木國標將紅木分為5屬8類29種,大體的顏色有紅色、黑色、黃色三種。偏黃色的紅木有海南黃花梨、越南黃花梨、奧氏黃檀(白酸枝)、大果紫檀等;偏紅的紅木有小葉紫檀、老撾大紅酸枝、巴里黃檀(花枝)、微凹黃檀、闊葉黃檀等;偏黑的紅木有盧氏黑黃檀、東非黑黃檀、烏木、條紋烏木等。另外,也并非說所有的紅、黃、黑顏色木材都是紅木。如贊比亞紫檀(上圖),俗稱血檀,更紅更鮮艷,但它并沒有納入紅木國標,不屬于紅木品種。
No.5 紅木并非一直都是紅木
紅木一詞是怎么來的呢?國家文物鑒定委雜項組負責人、古典家具權威、故宮研究員胡德生曾表示,紅木一詞是上海人造出來的詞,歷史上沒有“紅木”一詞的記錄。“紅木”最早出現在報刊和書本上,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。那時,全國有錢人大半在上海經商生活,他們對用珍貴木材所制作的家具情有獨鐘。精明的上海商人發現,如紫檀、花梨、酸枝等珍貴硬木有個明顯的特征,即木質內均為紅顏色,便把它們合稱為“紅木”。在此之前,紅木并沒有形成一個籠統的概念,以黃花梨、紫檀木、酸枝木為代表的“貢木”,也只是一種相對名貴木材而已。到2000年,國家制定的《紅木》國標(GB/T 18107-2000),正式把紅木一詞從江湖納入了官方。而紅木基本盤,也是5屬8類33種也由此確定——在這標準之外的,即便是材性好于標準內的材種,也不能稱之為紅木。當然,標準是會修改的。2018年7月1日,新修《紅木》國標(GB/T 18107-2017)開始施行。老國標5屬8類33種在新國標中變成了5屬8類29種。
其中:紫檀屬花梨木類中的鳥足紫檀、越柬紫檀被認定為大果紫檀的異名,未被列入紅木木種;黃檀屬黑酸枝類中的黑黃檀,被認定是刀狀黑黃檀的異名,未被列入紅木木種;柿樹屬烏木類中的蓬塞烏木,被取消。
No.6 紅木做的不一定就是紅木家具
廣義上,紅木制作的家具就可以稱為紅木家具。但有些業內人士認為,真正的紅木家具不僅要使用紅木原料,還要保證制作工藝完全采用榫卯結構,甚至需要尊循以明代家具為準則的比例結構。這兩種觀點上的差異很難說誰對誰錯。個人認為,紅木作為一種文化現象,既要秉承傳統,又要大膽創新,這樣才能在時代潮流中保持生命力。但,該堅守的還是應當堅守,比如榫卯……